昨日,記者從長春市伊通河管理委員會了解到,為保證伊通河水質,南三環橋至橡膠壩段開始清淤,預計3月下旬完工。4月~6月,還將對自由橋至橡膠壩段清淤。
昨日10時許,南三環橋下聚集著40余臺挖溝機、鏟車、翻斗車。河底的污泥夾雜著厚冰,被裝到一臺臺翻斗車上運走。
“我們這是在給伊通河清淤‘美容’。”現場一名工作人員介紹,根據河道淤積情況,伊通河管委會從2月中旬開始,對淤泥集中較嚴重的南三環橋至橡膠壩段進行清淤。由于處于冬季,采用的是機械清淤,預計3月下旬完工。
該工作人員稱,伊通河城區段(南三環橋至四化閘)全長15.78公里,主河道平均寬度150米左右,由于河底坡度較緩,以及四化閘下游沒有進行河道治理和疏浚,加重了上游河道的淤積程度。
根據實測數據分析,建成段年平均淤積高度在7至8厘米,淤積總量在124萬立方米左右。河道淤積使河床抬高,降低了河道行洪能力,同時,淤泥也是造成水質污染、水質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長春約1/4的城市污水排入伊通河水下管線,匯入污水處理廠。這些管線是上世紀80年代初安的,目前接口處出現70多處滲漏。污水泄漏也是導致淤泥增多的原因之一。”上述工作人員說,4月至6月,還將計劃對自由橋至橡膠壩段清淤,屆時將采取船只清淤。被清掉的淤泥,將統一送到郊區垃圾處理廠進行處理。
另外,自由橋至長春大橋段護岸建設于上世紀90年代,護岸總長度5640米,由于建設標準低和冬季蓄水等原因,護岸破損嚴重,存在重大防洪安全隱患,需要加固改造。整體工程預計今年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