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望都縣成為全國第一批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而像這樣的重點縣在保定市僅有兩個。由于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實績突出,望都縣被省政府授予2009年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縣……近年來,望都縣通過努力,形成了水利科學發展新格局。
節水篇
水是農業的命脈,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縣,如何節約用水,確保水資源有效利用的最大化,是望都實現水利科學發展的關鍵所在。
該縣水務局局長劉立昌介紹,全縣34.17萬畝農田灌溉全部使用地下水,連續多年干旱使得水資源短缺日益突出。為解決農民澆地難,自2003年以來,該縣投入2000余萬元用于農田管道節水灌溉工程,共發展節水灌溉面積6萬余畝,涉及50余個村,節約了大量水資源。
“過去由于壟溝年久失修,澆地成了老百姓大難題?,F在采用低壓輸水管道灌溉,既節水還省事。”該縣郭東村黨支部書記杜增坤高興地說。
展望全縣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前景,劉立昌說:“我縣將在未來三年內,投資2700萬元,在全縣大力推廣農田管道節水技術,建設節水型農業,爭取實現耕地節水設施全覆蓋。”
用水篇
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望都堅持把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工程當作一項重點民心工程來抓。截至目前,涉及8個鄉鎮122個村完成了自來水飲水工程。
在有1500口人的北張莊村,早些年由于搞小塑料加工,地下水受到污染,水質逐年下降。“說起以前吃水的事就來氣,由于環境污染,人們整天為吃水擔心,害怕吃水吃出毛病來。”該村村民焦志剛說。據介紹,2007年水務局多方謀劃,在該村打了一眼深水井。村干部陳長林說:“打深水井這事真辦在了我們心坎上。”
目前,該縣日供水能力2萬噸的西堤供水廠已完成廠房建設和管道設備安裝,預計今年5月份正式運行。投入使用后,該廠將擔負縣城及周邊30多個村的居民飲水重任。該縣水務局副局長崔會東說:“根據全縣飲水安全規劃,我們將利用三年時間,建成自來水村村通,實現全縣集中統一供水全覆蓋,把我縣打造成保定市飲水廠樣板工程縣。”
治水篇
一股股黑色的污水伴隨著各種雜物流入池水中,隨即被“送入”一個個圓形的處理池中。機器轟鳴聲里,泛起白色水花的清水緩緩流入九龍河,這是筆者近日在望都縣污水處理廠見到的喜人情景。
據悉,去年11月份,位于該縣高嶺鄉曹家村的污水處理廠建成并投入運行。廠長董明介紹,該處理廠設計規模日處理污水3萬噸。工程采用氧化溝工藝,出水水質達到國家1級A標準。經處理后的污水可用于農田灌溉、園林引水。
“過去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全部排入九龍河中,氣味難聞,嚴重污染了環境,九龍河成了名副其實的臭水溝。如今,清亮的河水讓人看了就痛快,九龍河將重新呈現水清魚動的美景。”該縣曹家村村民曹向陽如是說。
據了解,為搞好污水處理工作,該縣水務局將在全縣統一安裝IC卡智能水表,加強污水處理,徹底改變過去任意排放污水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