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郝琦 通訊員 王勇 鄢祖海)5月27日,武漢2010年“環保世紀行”活動正式啟動。據了解,該活動開展距今已有17年,是我市環保品牌活動。“環保世紀行”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的作用,有效推動了我市環境資源保護工作。

今年“環保世紀行”的主題是“讓湖泊休養生息”。由20多家中央及省市媒體記者組成的新聞采訪團,先后對江夏區梁子湖的生態保護情況及漢南區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狀況進行了探訪。
水面遼闊的梁子湖,煙雨朦朧,這座東連鄂州、西接武漢、南接黃石的淡水湖,被譽為鑲嵌在華中平原上的一顆璀璨“明珠”。近幾年,環保部門對涉及梁子湖的新建項目實施嚴格的控制,未審批一個有污染的工業項目,并采取逐步取締網箱養殖等措施,降低了水產養殖對水體的污染。

2008年,江夏區人大通過《武漢江夏生態區建設總體規劃》,將梁子湖風景區發展目標定位為:知名湖泊濕地與自然保護園地,優美的水鄉澤國與園林生態景池,示范的生態文化與休閑旅游基地。按照發展功能,將風景區劃分為生態旅游示范區、生態休閑島、原生態旅游區和風光農業旅游區四個板塊。
在招商上,梁子湖風景區管委會堅持“寧慢勿亂”的原則,引進的項目必須符合梁子湖生態要求。目前落戶該區的武漢現代生態漁業研發基地、武漢“兩型建設”光伏綜合應用科普示范園等項目均是按照技能、生態、環保、低碳的理念打造的生態環保示范項目。去年7 月,梁子湖湖面出現大面積桃花水母,專家表示,這證明梁子湖水質顯著改善。

隨后,采訪團驅車來到漢南區,該區唯一一條內流河叫馬影河,并有大小湖泊8個,由于無上游來水,馬影河和這些湖泊的自凈能力比較差,水質長期處于Ⅳ—劣Ⅴ類之間。
為改善水質質量,漢南區采取全面禁養珍珠、治理豬場、新建污水處理廠、開展農村污水處理、大力整治小造紙、小印染等措施,遏制了馬影河水質惡化的趨勢。2009年,馬影河水體總體水質已恢復到Ⅳ類水體功能。
為改變農村環境“臟、亂、差”的狀況,漢南區在5個新農村社區配套建設了5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并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路燈等,全區農村污水處理率率先在全市達到了30%。目前,漢南區已有2個社區被命名為市級生態村,一個街道正在申報省級環境優美鄉鎮。
而記者同時獲悉,于2009年年底投入運行的漢南區城市污水處理廠(一期),設計能力3萬噸/日。由于漢南人口僅有16多萬人口,污水處理廠每日實際處理污水量僅為1.6萬噸,存在“吃不飽”的情況、污水廠每月運行成本接近50萬元。按照每立方米污水處理費用0.8元計算,每月所收污水處理費38萬元左右,每月都要虧損10萬元以上。
“漢南區作為全市城鄉一體化的試驗區,為保護水資源做出很多貢獻,關閉了3個萬噸級造紙廠和3家紡織印染廠,每年減少稅收近2000萬。”該區環境保護局吁請武漢市加大對該區環境綜合整治的支持力度,啟動生態補償機制,并將馬影河及其湖泊的綜合整治納入全市重點湖泊支持范圍,推進水環境保護工作,讓漢南的水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