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好母親河,讓湟水河變得清澈起來,青海省環保部門采取了“截污納管、加大城市管網改造、增強污水處理能力”的強有力的措施,近日青海省環境監測站的一組數字顯示: 9月湟水流域總體水質為輕度污染,其中湟水干流、沙塘川河、北川河和南川河水質均呈輕度污染。
據了解,在湟水流域17個監測斷面中,有11個監測斷面達到相應水環境功能區劃目標,斷面達標率為64.7%,比上月上升了5.9個百分點。
檢測人員介紹,湟水河流域按水質類別來看,湟水流域Ⅰ~Ⅲ類水質斷面有6個,占監測斷面總數的35.3%,無劣Ⅴ類水質斷面,具體為:湟水干流7個監測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2個,占28.6%;湟水支流北川河6個監測斷面中Ⅰ~Ⅲ類4個,占66.7%;湟水支流沙塘川河和南川河水質均為Ⅳ類。
9月份,湟水流域未達到水環境功能區劃目標的是湟水干流西鋼橋和民和橋斷面,北川河峽門橋和潤澤橋斷面,南川河老幼堡和七一橋斷面。大通河峽塘斷面水質為Ⅱ類,水質狀況優,達到Ⅱ類水環境功能目標。
記者從省環保部門了解到,為加大湟水河治理力度,在去年全面完成排污口整治的基礎上,今年省級安排專項資金3億元,加快了污水處理廠建設和擴能提標改造,西寧市四污、五污已完成70%投資的工程量,一污和城南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進入調試階段,平安、互助、民和縣污水處理廠擴能提標改造工程開工建設。重拳整治青海宜化嚴重超標排污問題,對污染治理工藝進行評估并提出分段回用和污水三級處理的優化方案。目前湟水流域北川河段水質由劣Ⅴ類基本恢復到Ⅲ類水質,力爭年底民和橋、小峽橋斷面水質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明年6月份起水質好于今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