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西安市水務局數據顯示,西安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325立方米,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6、世界平均水平的1/24。在2010年,黑河引水系統的原水供水量,占全市原水供水總量的74.9%。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城市水資源管理。來自《2010西安市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年度報告》指出,去年西安市全年的原水供應量為37534萬立方米,較2009年增加了2672萬立方米,增長率為7.6%。其中,去年西安市日均供水量為103萬立方米。“西安市的飲用水源,主要來自黑河引水系統。”昨日,西安市水務局水源地管理辦公室主任文毅洪說:“在2010年,黑河引水系統的原水供水量,占全市原水供水總量的74.9%。”
2020年西安用水缺口19億立方米
西安市水務局數據顯示,西安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325立方米,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6、世界平均水平的1/24。
2000年,西安市最高日供水量僅為114萬立方米。2003年5月,黑河金盆水利樞紐開始蓄水,西安的水荒問題得到基本解決。2010年,西安市最高日供水量已達120萬立方米。
然而,西安市水務局警告,到2020年,即使將全西安市26億立方米的水資源量完全開發,供水缺口仍有19億立方米。
西安市每日再生水16萬噸
西安市水務局供排水管理處處長肖冰介紹,截至目前,西安市每日處理污水的能力達121.6萬噸。相當于1.3個未央湖的水量。“現在全市共有14座污水處理廠,到2020年,西安市的污水日處理能力,將達到500萬噸。”肖冰介紹說,西安市目前的再生水能力,已達到16萬噸/日。用于城市綠化用水、鍋爐用水或者冷卻用水。”
污水是如何處理的
昨日,在西安市第四污水處理廠,記者發現,剛流入廠區的污水,顏色渾濁,臭氣逼人。
西安市第四污水處理廠是目前西北地區最大的污水處理廠,負責處理的污水規劃流域面積約有4501公頃。這片區域包括西安市舊城區,城東經九路、太華路以西區域,漕運明渠以東,北三環以南區域,漕運明渠以西部分區域,以及北三環沿線區域。
2008年10月底,該廠污水處理系統建成通水并開始調試運行。目前,該廠每日約能處理21萬噸城市生活污水。
先除垃圾再沉淀
孫紅芳是西安市第四污水處理廠生產運行科科長,昨日,她簡要介紹了該廠的工藝流程。“污水處理主要分兩個級別,一級處理主要為物理沉淀,二級處理則靠生化技術,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污水中的垃圾,在預處理時就會被分揀出來。
生化手段凈化污水
物理沉淀結束后,污水流入生物反應池。在數臺鼓風機的“猛吹”下,7個大氣壓的空氣被吹入池水。在這里,微生物們一擁而上,將污水中的含碳有機物、含氮化合物和硫化物一一分解。
微生物們在生物反應池中“吃飽喝足”,污水流入配水井,在投藥和加氯后,等待二次沉淀。再次被消毒的水已達國家一類B級排放標準,最后流進渭河。記者 武敦煌 采寫
供水情況:陳寶根:西安至少20年內不會出現缺水問題
陳寶根表示,除了城市空間布局逐步優化外,西安市的綜合服務力也得到了極大提升,最明顯的就是水的問題。陳寶根說,90年代初,一到旱季。西安的吃水、用水就非常困難,成為了制約城市發展的最大問題,為此,西安市下決心建設了石砭峪水庫、黑河引水工程后,從根本上改變了這一現狀。目前,西安市全市供水綜合生產能力達到180萬立方/日,“至少20年內城市不會出現缺水的問題”。
李家河水庫成功實現截流 將緩解西安東部缺水問
工程建成后,每年將新增城市供水量7669萬立方米,可緩解西安東部地區包括灞橋區、紡織城組團、閻良區(包括閻良國家航空基地)、藍田縣城、白鹿塬等嚴重缺水地區的用水壓力,西安東部地區至少將有200萬人因此告別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