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行業信息 | 國外行業信息 | 國內政策 | 行業技術 | 企業動態 | 展會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行業 > 推進污水治理碧水滋養廣東東莞
推進污水治理碧水滋養廣東東莞
發布日期:2010/10/25 9:17:19

近年來,我市水環境越來越好,山更綠了,水更清了 記者 藍業佐 攝

 

  作為東莞污水治理的典型案例,東莞運河2007年至2009年的監測結果則表明,其綜合污染指數呈逐步下降的趨勢,實現三年水質好轉。其中:2007年綜合污染指數為16.57,2008年為13.79,2009年上半年為13.07,污染明顯減輕。


  2002年以來,東莞已先后投入100多億元建設污水處理廠和截污管網,根據市環保局計劃,預計到2012年將基本建成配套次支管網工程,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90%以上。

#p#副標題#e#
  減排


  三年拒批1484項污染項目


  對于東莞這樣一個聞名全球的“世界工廠”而言,早幾年,企業排放的污水和城鎮居民生活污水一直困擾著莞邑大地上的人們,曾經,東莞運河、石馬河等主要河流都因為黑臭而被人們戲稱為“黑龍江”。


  隨著科學發展觀的不斷深入,東莞人意識到只有環境的改善,才能帶來可持續的發展與社會的和諧。整治重點污染源,強化企業污染治理工作,擺在了東莞環保部門的議事日程上。經過摸底調查,全市電鍍、漂染、造紙、制革、洗水、印花等六大行業1252家重污染企業,廢水排放量竟占全市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的78%。


  2005年,我市印發《東莞市重點污染企業整治方案》,下決心對上述六大行業進行全面整治,分期、分批關閉241家“四純兩小”企業,即純電鍍、漂染、洗水、印花和小規模制革、造紙企業,至目前已關閉160家。此外,我市還規劃建設常平、大朗、長安、虎門、沙田、中堂、麻涌等7個環保專業基地,對583家一般配套污染企業進行搬遷整治,生產廢水實行集中治理。目前,中堂造紙基地、麻涌電鍍基地正全面開工建設。


  2006年,我市印發實施《東莞市造紙行業整治工作方案》,整治力度進一步加大,全面關閉了年產5萬噸以下的30家造紙企業;督促保留95家造紙企業按照“五個必須”要求進行技術改造,即生產廢水回用率必須達到80%以上,著力減少廢水排放。


  整治的同時,東莞開始收縮對重污染企業的審批。市環保部門制訂“三個不批”措施,即采用國家和省明令淘汰的落后生產技術和設備的項目不批;位于東江上中游地區、石馬河、寒溪河、東引運河流域的重污染項目不批;已超出排污總量控制指標的地區,增加污染物排放量的項目不批。根據“三個不批”原則,近三年全市共拒批污染項目1484項。


  監控 353家重污染企業被在線監控


  東莞企業林立,不可能對每個企業每天都進行檢查,在對企業排污進行整治的基礎上,市環保部門開始想方設法強化對企業排污進行監控。2005年印發實施的《東莞市污染源治理設施在線監測(監控)系統建設方案》,使得國控、省控和市控重點污染源企業全面實行了環保設施在線監控(監測)。


  市環保局工作人員介紹說,在線監測內容包括出水流量、COD值、PH值以及各類氣體排放數值等。目前,我市已有349家企業建成在線監控系統,并與市環保部門聯網,國控重點企業污染物排放口自動監控率為100%。

#p#副標題#e#
  另一方面,東莞積極發動群眾力量,推行有獎舉報制度,加大對企業排放廢水的監督力度。根據2007年10月1日實施的《東莞市獎勵舉報違法排放工業廢水行為暫行辦法》,“不經過環保部門已驗收合格的污染防治設施處理,超標排放廢水”、“擅自拆除、閑置經環保部門驗收合格的廢水污染防治設施,造成廢水超標排放”等行為都被列入市民舉報范圍,舉報者最高可獲得8萬元的獎勵金額。


  市環保局介紹,截至2010年7月31日,全市共受理有獎舉報案件135件,查實78件,發放獎金174.07萬元。


  治理 2012年污水收集處理率將超90%


  在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毓全看來,環保工作要注重“五個突出”,即環保工作要注重突出污染減排,污染減排要注重突出污染治理,污染治理要注重突出污水整治,污水整治要注重突出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污水處理工程建設要注重突出工程設計和監管。


  2002年以來,為了治理企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東莞先后投入100多億元,建成了36座污水處理廠,其中二級污水處理廠35座,日處理污水208.5萬噸;一級水質凈化廠1座,處理能力260萬噸/日。并建成截污管網總長800多公里,預計到2012年基本建成配套次支管網工程,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90%以上。


  為不留環境治理“死角”,東莞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各項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在確定“環境建設,治水為先”的工作思路后,2003年至2006年,東莞累計投入10.1億元,對全市鎮、村中心區河涌進行全面整治,共整治61條(段)內河涌,總長195公里,清理淤泥52.2萬噸,改造堤岸55.9公里,綠化19.8公里。


  畜禽養殖業對水體污染嚴重,2005年4月,全市動員上下力量開展清理畜禽養殖行動,對禁止養殖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全面清拆,對非禁止養殖區的養殖場進行規范管理,累計清拆養殖場16268家,清理生豬212.5萬頭、家禽754.5萬羽,畜禽養殖業規模減小90%以上,削減的污染物排放相當于1500萬人口的污染量。


  2007年底,東莞又制訂實施運河綜合整治方案,按照“截污、清淤、活源、治堤”總體方針,對285公里的運河水系和鎮街沿線內河涌進行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在老東莞人看來,作為母親河的東莞運河,迎來了重生的契機。


  成果


  運河實現三年水質好轉


  全面治理廢水,究竟為東莞帶來了哪些好處?根據統計,我市重點工業企業總數從2006年的799個上升至2009年的1245個,但是廢水排放總量卻從2006年的32104.30萬噸下降至2009年的27135.17萬噸,2006年和2009年的排放穩定達標率分別為93.35%和99.71%。


  另一組數據,或許更能說明東莞水體中的污染物有了怎樣驚人的減少。作為全省污染減排的主戰場,十一五期間,東莞的COD減排量占全省22%。至2009年,全市COD排放量已從13.5萬噸減少到10.87萬噸,削減率達19.5%。


  作為東莞污水治理的典型案例,東莞運河2007年至2009年的監測結果則表明,其綜合污染指數呈逐步下降的趨勢,實現三年水質好轉。其中:2007年綜合污染指數為16.57,2008年為13.79,2009年上半年為13.07,污染明顯減輕。


  市環保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從污染物濃度分析,2009年的各污染物濃度均比2008年、2007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總磷濃度下降20.8%,氨氮濃度下降25.7%,溶氧氧濃度上升42.4%,達到地表水Ⅳ至Ⅴ類標準。


  一個個數字或許都沒有眼睛所看到的來得更具體。從感觀上看,現在的運河水體的黑臭現象已經基本消除,在部分運河河段總能看到青綠的河水,甚至能看到河中魚兒游動。一位莞城市民感慨,“從清澈的河水,到被污染,又到現在消除黑臭,東莞運河的命運曲折,但是卻始終在曲折中前進。”(記者 董學峰)

 

 

特別聲明: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資訊
“七下八上”關鍵期將至,今年防汛形勢如何
“里子”工程暢通城市“血脈”——酒泉市城
天津:改造老舊排水管網 保障城市汛期安全
玉溪提升“三湖”保護治理科技支撐水平
濱州市成功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6600萬元
海綿城市建設“全國卷”,蕪湖何以名列前茅
湖南:抓好突出問題整改,守護好一江碧水
四水齊抓!宣城市提前完成省定“十四五”水
打造水環境治理“智慧標桿” 建德經濟開
從城市“呼吸”到生態“溢價” 美麗江蘇逐
熱點資訊排行
1澳大利亞悉尼多個飲用水集水區檢出“永久性
2陽泉市財政局下達省級補助資金 支持城鎮排
3AI模型揭露美國地下水污染:超7100萬
4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5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退役動力電池、
6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沼氣與農業廢棄
72024水業可持續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辦
8什么導致了西班牙極端洪澇?
9解鎖循環經濟密碼,開啟產業黃金市場 第2
10西班牙媒體:洪災過后,西班牙魚米之鄉自然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法律聲明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Copyright © 2000-2022 www.gzhc66.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業網互聯網站 經營證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203225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2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