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系發達、河網密布,“水清岸綠”的美好水環境是“美麗上海”的重要組成部分。日前發布的《美麗上海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對提升水環境質量提出了系列目標任務。上海市生態環境局近日舉辦的新聞通氣會上,上海市水務局副局長李琳表示,接下來,上海將綜合考慮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水文化,聚焦“防反復、補短板、守底線”持續發力,建設“安全、美麗、健康、幸福”河湖。

加強責任壓實,不斷深化河湖長制成效。據李琳介紹,近年來,上海堅持“以水質論英雄”,健全河湖水質監測—預警—評價—考核“四全”體系;深化“河湖長+警長+檢察長”等協作機制,加強跨界水體共保聯治,深化聯合巡河、聯合管護、聯合監測、聯合治理、聯合執法等5個聯合機制,推動淀山湖、元蕩、太浦河(含汾湖)等重點跨界水體協同治理,服務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2023年,上海各級河長湖長累計巡河達26.8萬人(次),發現并解決河湖問題約23.3萬個。市河長辦完善“周暗訪、月通報、季約談、年考核”機制,全市共通報河長1751人(次),約談河長527人(次)、管理單位負責人108人(次)。發動護河志愿者5.3萬名,營造全民愛水護水治水的良好氛圍。
同時,加強截污治污,不斷強化污水系統治理。李琳透露,2023年,上海已基本建成竹園白龍港污水連通管、竹園污水廠四期等工程,有序推進泰和擴建、白龍港三期和合流一期復線等工程,開工建設52座初雨調蓄池,完成4600公里排水主管結構性檢測和600公里主管更新改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25.75萬立方米/日。當前,全市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工作正在進行,泵站排水污染集中整治、排水管網低水位運行和清管行動也在持續推進。接下來,還將建立泵站排水與河道應急保潔聯動機制,減輕防汛泵站雨天排水對河道水環境的影響。
李琳介紹,上海將加強長效管護,不斷提升河湖管護水平。通過編制《上海市重要河湖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科學劃分岸線功能分區。縱深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完成5002個遙感圖斑問題整改銷號。通過衛星遙感方式動態監測河湖面積變化,從嚴審批填堵河道,全面建立河湖面積管控機制,查處侵占河湖水域、違法采砂、違法取排水等案件。
“我們將進一步挖掘河湖地域文化、水文化,融入河流景觀空間,打造‘幸福河湖’,讓市民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李琳說。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