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微山湖舉行“南四湖專案”指導性案例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檢督促整治南四湖流域生態環境受損公益訴訟案有關情況。
會上,生態環境部淮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程緒水表示,南四湖流域涉及山東、江蘇、安徽、河南4省8市,主要入湖支流53條,南四湖作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輸水干線和重要調蓄樞紐,戰略地位舉足輕重。在生態環境部的領導下,在“南四湖專案”的推動下,按照“統一編制、分別報批、分省實施”原則,生態環境部會同山東、江蘇、安徽、河南四省生態環境部門開展了南四湖流域統一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編制工作。四省在此基礎上,分別制定或修訂了本省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并于2023年9月發布,今年4月1日起開始實施。
程緒水表示,南四湖標準是首次由國家牽頭統一編制,以地方標準形式發布的流域型綜合排放標準,是跨省流域水污染物排放協同管控的重大創新,對推進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協同保護具有重大意義,為全國其他跨省流域綜合治理起到引領示范作用。現在,全國越來越多的河湖正在由“分段治”“各自治”,走向了“全域治”“聯合治”。
程緒水介紹,南四湖標準發布實施以來,生態環境部以及流域各省采用多種形式開展政策解讀、標準宣貫、助企紓困。生態環境部會同南四湖流域四省,以鄉鎮(街道)為單元,明確并印發了核心保護區域、重點保護區域和一般保護區域三類控制區的具體行政區范圍,推動標準的精準實施和精細化管理。地方生態環境部門加大監管力度,按照新標準做好新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及時變更現有排污單位排污許可證,開展流域內排污單位現狀摸排,有序推進過渡期水污染處理設施升級改造。
程緒水表示,下一步,將會同四省生態環境廳持續做好標準的實施、監管工作,不斷增強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動南四湖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保障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調水水質安全。
來源: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