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全市環保系統工作會議上獲悉,我市已明確了“十二五”工作思路和目標任務,并部署2011年重點工作。會議確定了“十二五”環保工作六大目標和八項措施,努力開創十二五環保工作新局面。
十二五環保主要目標是,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重點區域、流域和海域環境質量明顯改善,農村環境保護取得成效,環境安全得到保障,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全面推進,生態文明水平顯著提高,為建設富強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際城市、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奠定牢固的環境基礎。
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到2015年,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在2010年水平上降低16 %左右,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總量在2010年水平上降低13%左右,具體指標有待國家和省確定。
二是重點區域、流域和海域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市區環境空氣質量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穩定達到國家標準,河流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達到90%,22條主要污染控制河流水質全部穩定達到常見魚類生長要求。膠州灣整體水質達到良好水平,水質功能區達標率達到90%。
三是農村環境保護取得成效。深化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責任制試點工作,加快推進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開展農村生活飲用水源保護、生活污染防治、畜禽養殖污染防治,鄉鎮建成區、中心村生活垃圾處理率和生活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80%和50%。強化農村地區工業污染防治,有效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建設農村環境監測網絡,農村環境監管能力建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四是污染防治能力不斷提升。強化脫硫脫硝,提高全市工業鍋爐污染治理設施的效率和運行率,電力行業全面推行低氮燃燒技術,燃煤電廠20萬千瓦以上現役機組全部建成煙氣脫硝設施。嚴格控制機動車污染,淘汰老舊黃標車。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5%,污水再生利用率達到20%。危險廢物和固體廢物得到妥善處理,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置利用率達到99%,建設污泥無害化處置工程,有效解決污水處理廠污泥污染問題。
五是環境安全得到保障。構建起強有力的環境安全防控體系,電磁與核輻射、石化工業區等重點領域、區域實施全面實時監控,全市環境監察、監測、信息等能力達到國家標準化水平,重點飲用水源地、河流斷面和重點污染源實現自動在線監控。
六是生態文明水平顯著提高。強化環境保護的政府意志,完善環境綜合決策機制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強化政府環境保護投入的主體地位,構建環保支出與GDP、財政收入增長的聯動機制,建立多元化的環境保護投融資機制,加大環境保護投入。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探索開展排污權交易試點等工作。完善環境保護地方法規,大力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著力提高全民生態文明意識。
八項任務措施是:深入推進污染減排,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全面推進“環灣保護”戰略,改善水環境質量;加強大氣污染防治,提升環境空氣質量;合理處置固體廢物,強化資源再生利用;加強農村環境保護,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加強環境監管,保障環境安全;大力發展環保產業,促進兩型社會建設;推進生態市建設,提高生態文明水平。(記者:朱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