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臺風‘格美’帶來的強降雨,福建省泉州市城區道路通行總體良好,未出現明顯積水內澇情況。”泉州市城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得益于泉州市近年來實施的“蓄排并舉”策略,通過一系列排水防澇項目建設,有效提升了城市安全韌性。
據了解,泉州市自2023年以來,已完成排水防澇項目28個,成功緩解或消除城區道路積水點107處。這些項目包括源頭減排、管網排放、蓄排并舉以及超標應急等措施,基本實現了“中小雨不積水,大雨暴雨不發生嚴重內澇,特大暴雨城市運轉基本正常”的目標。
在鯉城區南環路,由于地勢較低,排水問題一直是市民關注的焦點。市、區城管部門針對江南片區排澇系統不完善、排水能力不足的問題,采取了池峰路東西路積水點整治、排洪渠清淤等措施,并協調泉州城建集團推進烏石滯洪區工程建設。此外,計劃新增的雨水泵站將雨水強排至紫帽山截洪溝,以進一步解決該片區的雨水排放問題。
中心城區的刺桐路圣茂街路口、朵蓮寺和城東體育街等易積水路段也得到了有效整治。泉州城市管理局組織分片區對市政道路進行全面排查,實施“一點一策”的改造整治方案。泉州市政排水公司、晉江市水利局和泉州市政中心等單位協同作業,新建污水管道、截水溝和雨水管,加密雨水口,外移雨水主管,有效緩解了積水問題。
城區排水防澇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泉州市注重“蓄排并舉”,正在加快實施西華洋片區改造-滯洪湖工程(一期)、東梅水庫排洪渠內澇改造工程、彩虹溝改造工程、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三期排洪渠工程等多個項目,這些工程將進一步提高城區排水系統的容量適應性,增強城市安全韌性。
泉州市的“蓄排并舉”策略不僅提升了城市防洪能力,也為市民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隨著這些項目的持續推進,泉州市的城市安全韌性將得到進一步增強,為市民帶來更多福祉。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