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9日,溫州官宣入梅,據市天氣象預報顯示,未來一周,我市天氣多陣雨或雷雨,累計雨量大。此外,溫州入梅后,也迎來了一年中降水較集中的時間段,城市防洪防澇都有哪些防范舉措?記者6月11日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市公用集團獲悉,“智慧排水”二期平臺的黑科技“防汛防臺指揮系統”已經實現“一網”治全城,將護航城市汛期安全。
三項“獨門秘技” 筑造城市防汛“最強大腦” 每到汛期,“智慧排水”就要聞汛而動。記者日前從市公用集團排水公司獲悉,我市已完成“智慧排水”二期平臺建設,黑科技“防汛防臺指揮系統”可實現“一網”治全城,護航城市安全度汛。
創新升級的“防汛防臺指揮系統”究竟有何威力?市公用集團排水公司工作人員介紹了其三大使用功能。首先它有強大的“感知能力”,市排水公司通過科學部署34套電子水尺、80臺移動單兵、239部通訊電話、377輛搶險汽車等物聯感知設備,搭建“智慧排水”的物聯網平臺,全天候感知溫州市區下穿道路積水水位、防汛隊伍車輛GPS定位、積水搶險現場畫面等內容,實現了信息感知人工“主動詢問”到系統“自動接收”的重塑。
其次,它還是歸集防汛涉水信息的“情報高手”。依托浙江省一體化數字資源系統,通過溫州市大數據局成功調取溫州市氣象局雨情信息(40處監測站實時雨量)、水利局水情信息(39處河道水位、3處甌江潮位、水閘監控13處)、公安局監控信息(2161處“全球眼”監控)、應急管理局積水信息(111處城市路面積水預警),做到多部門防汛數據在一個應用上跨部門、跨層級、跨領域共享共用,實現了防汛要素信息“數據孤島”到“互通融合”的重塑。
“防汛防臺指揮系統”的第三項獨門秘技,是它能強化積水閉環管理。系統能把積水隱患上報圖層,將視頻監控、物聯感知、市民投訴等多個渠道發現的積水隱患轉化為積水點數據信息,并通過“智慧排水”平臺以“任務單”形式派發至防汛隊伍,由防汛隊伍通過“智慧排水”APP進行“接單處置”,實現了積水處置“多頭通知”到“一鍵直達”的重塑。
有了這三項“獨門秘技”,面對接下來的持續降水,“智慧排水”就能做到心中有數,手中有策,行動有方。
對癥下藥“治”澇點 排查隱患疏通城市“毛細血管” 有了“最強大腦”的指揮,“排水橙”排險治澇就能有的放矢。今年4月,城市進入汛期后,市排水公司強化市政排水設施的巡查維護工作,保障排水設施在汛期安全穩定運行。
市排水公司多次開展道路積水點、下穿泵站運行隱患等防汛防臺隱患排查。針對市區一二三級管網出水口,排查出水口是否正常運行的同時,還進行溯源、整治等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計排查出水口2453個,疏通各級排水管網863公里。
“排水橙”還提前對市區3座污水處理廠高低壓配電間、加藥間等重點區域進行排查,消除安全隱患,確保污水處理系統汛期穩定運行。同時,依托公用967555客服熱線,與12345、110、智慧城管中心等部門聯動,在線接收和處理管轄范圍內井蓋缺損、管道堵塞和路面積水等排水設施問題,累計接收核查排水案卷4800余件。
雨天出行,積水易澇風險點“能避則避”。據市排水公司統計,市區目前仍有30個易澇風險點。為了確保市民雨天出行安全,今年以來市排水公司對市區道路積水情況進行普查和現場踏勘,精準分析形成原因,細化積水點整治的“一點一方案”,針對不同易澇風險點“對癥下藥”。
據統計,今年以來市區已完成整治積水風險點8個。市排水公司溫馨提醒,在暴雨預警期間如遇道路積水,車輛繞道通行,以免造成車輛人員受困下穿或隧道內。
來源:溫度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