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天津紅橋區生態環境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立區”發展舉措,堅持上下游、左右岸、兄弟區協同系統治理,多方用力、多措并舉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努力守護好紅橋三河五岸一汪碧水。
加快推動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一季度,區生態環境局召開紅橋區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專題會議,加快推動“一口一策”整治工作。區碧水辦細化不具備排水功能的封堵排口、混接點改造排口兩本臺賬,實施清單化推動、臺賬式管理,及時跟進梳理整治進展情況,完成一個、銷號一個。
牽頭推動區住房建設委、市排水六所及第三方測繪單位,對納入整治的涉及市排水部門所屬的21個不具備排水功能排口,逐一開展現場核實確認,截至目前已全部實施封堵整治,提前實現2024年完成70%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務目標。
科學精準開展地表水環境調查評估工作。近期,紅橋、南開兩區就共同考核的南運河井岡山橋斷面,開展地表水環境現場調查,全面調查斷面所在河流的地理位置、周邊環境,綜合分析水質現狀、水文特征、污染源分布及匯入等情況,實地查看河道水質狀況和沿河市政排水口門管控情況,對優化調整地表水考核斷面及上下游水環境聯防聯控聯治工作進行研討會商,共同推動重點斷面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持續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行動計劃排查及問題清單治理。召開2024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第2次調度會議,對持續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行動計劃排查及問題清單治理進行全面部署,要求各部門顧全大局主動配合,堅持問題導向,切實解決好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共同推進黑臭水體整治排查及問題清單治理工作。
針對汛期污染強度高、公眾舉報等問題線索,強化河道內源治理,加快推動雨污串接、混接點改造,補齊城市管網等基礎設施短板,建立行之有效的長期監管機制,鞏固黑臭水體整治成果。
壓實責任、超前做好汛期排澇水環境質量保障工作。制定印發《紅橋區2024年汛期地表水環境質量保障任務臺賬》,細化16項重點任務和19項具體措施,搶抓汛期前這一關鍵時段,壓實各部門汛期水環境保障主體責任,共同推動紅橋區汛期水質穩定達標。
組織開展雨水管網清潔行動,區住房建設委會同市排水六所對西青道隧道泵站內積水進行抽離處理和清洗。區住房建設委組織對雨水管網(井)開展清掏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疏通管道26萬余米,完成掏挖區管排水設施檢查井2萬余座次,提前為汛期排澇打好基礎。
下一步,區生態環境局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深入貫徹精準、科學、依法治污工作方針,充分抓住二季度窗口期,緊盯地表水環境薄弱環節,針對問題追根溯源,推動水污染防治工作往“實”里抓,往“細”里治、往“精”里做,堅決打好碧水保衛戰,全面推動區域地表水環境質量穩步提升。
來源:中國發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