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獲悉,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日發布的《海綿城市建設可復制政策機制清單》中,蕪湖市“在運行維護階段落實主體、建立長效運維機制”以及“拓展資金渠道、鼓勵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兩項措施入選。蕪湖也是此清單中全省唯一入選的海綿示范城市。
海綿城市,就是讓城市像海綿一樣有“彈性”——下雨時能吸收、滲透和凈化雨水,需要時則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加以利用,從而讓城市更有韌性。自2022年5月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以來,蕪湖市堅持圍繞打造“長江中下游大城市織網聯圩洪澇統籌樣板”的總體思路,通過“全域覆蓋、全程管控、系統施策、片區示范”多項舉措,系統治理城市內澇、有效增強城市韌性,補齊人居環境設施短板,打造高品質城市生活空間。
截至目前,蕪湖市先后出臺海綿城市建設相關規章制度20項、技術標準規范8項,實現項目從土地管理、立項、設計、施工、驗收、運維等各環節進行全生命周期管控,打造完成海綿示范項目129個,如灣沚區春江苑小區一期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鳩江區暖民心停車場等。其中,江東水生態公園、峨山體育公園分別獲評2022、2023年度中國“全域海綿”典范項目案例。
接下來,蕪湖市會持續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融入到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建立“常態化、法制化、標準化、社會化”的蕪湖特色海綿城市建設模式,實現城市發展和生態提升的雙贏。
來源:蕪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