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寧夏回族自治區“開新局·譜新篇”系列重點新聞發布會(第八場)“打造高顏值生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4年,寧夏將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鞏固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為根本目標,聚焦人民群眾感受最直接、需求最迫切的生態產品,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強化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
精耕細作保藍天。著力推進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寧夏將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優化調整,深化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強化多污染物減排和重污染天氣聯合應對,確保全區地級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5%,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年均濃度分別控制在65微克/立方米、30.5微克/立方米以內,重污染天數比率控制在0.4%以內。
系統施治護碧水。寧夏將深入推進黃河寧夏段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分類治理城鄉生活污水、養殖廢水和農田退水,扎實開展入河(湖、溝)排污口分類整治,有序推進重點排水溝綜合整治、黑臭水體整治,強化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深化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確保黃河干流寧夏段水質穩定在Ⅱ類,20個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穩定達到國家約束性目標任務。
源頭管控守凈土。寧夏將持續實施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扎實推進土壤、地下水和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確保全區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2%,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有效保障,完成新增行政村農村環境整治20個、農村黑臭水體整治6條,全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38%。
統籌推進固廢和新污染物治理。寧夏繼續實施“無廢城市”建設“十大工程”,推動銀川市、石嘴山市扎實開展“無廢城市”建設。協調推進新污染物治理工作,開展全區化學物質信息調查、加密監測和環境風險評估。確保重點行業重金屬污染防控嚴格有效,減排目標圓滿完成。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責任有效落實,規范化管理水平持續提升,環境風險得到有效防控。
同時,寧夏還將不斷健全完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以推進和保障生態環境建設為根本,強化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一體推進制度集成、機制創新,切實推動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落實落地。完善法規標準體系,深入開展自治區噪聲污染防治地方立法調研,修訂《寧夏回族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推進《固定污染源自動監測運維質量管理技術規范》等地方標準制定,持續完善生態環境領域法治標準體系。強化基礎能力支撐,構建生態環保財政投入與社會資本投入“雙輪驅動”格局,深化“政銀企”合作機制,力爭合作金融機構達到10家、綠色信貸投入達到100億元以上。推動實施一批跨區域流域、多要素協同的生態環境領域重點工程,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增進民生福祉。凝聚社會共識,舉辦第二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主題宣傳實踐月活動,深入推進“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系列活動,開展六五環境日、全國生態日等主題環境宣傳教育活動,組織2024“美麗寧夏”生態文學創作,大力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加快形成全民生態自覺。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