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濟寧經濟開發區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做足“水文章”,答好“生態卷”,以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作為衡量標準,用“民心”這把尺子,答好新時代“環保考題”。2023年以來,全區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逐步實現地表水斷面水質從Ⅳ類水到Ⅲ類水的巨大提升。
強化流域水環境管理,推動“精準化”智能監管。嚴格產業環境準入標準,對高耗水、高污染排放、產生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項目從嚴要求。強化重點涉水企業污水治理,建立入河排污口“一口一檔”,結合出水在線數據,不定期開展人工監測,保障出水達標。加大水環境執法工作力度,推動水污染治理“精準化”智能監管,建立以河流水質為導向的多部門多區域聯合預警機制,充分借助水質監測站+視頻監控、人工巡查等手段,形成“發現→轉辦→督辦→整改”的閉環工作體系。
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進黑臭水體清零行動。加快農村生活污水治理,117個村實現治理全覆蓋。對治理完成的30處農村黑臭水體明確鎮村塘長渠長,設立管護公示牌并張貼“管護二維碼”。加強洗車、餐飲、洗滌等單位排污管理,嚴禁向雨水井掃入、傾倒垃圾和保潔泥漿等行為;對全區2898處雨水井篦進行清掏,確保暢通、無阻塞。委托嘉祥縣餐廚垃圾處理廠統一收運、集中處理全區餐廚廢棄物,免費安裝油水分離器和提供標準的收集容器,截至目前共簽約330余戶,投放餐廚垃圾分類桶540余個。
全面開展河道問題排查整治,保障河道生態安全。開展沿河5公里排查整治、汛前面源污染專項清理整治、汛期水質提升保障百日攻堅、冬季水質保障等行動,排查各類問題2000余個,全部完成整治。嚴格落實“一河一專班”巡河機制,每周開展河道斷面周邊排查,推進問題整改。加大與上下游縣區溝通聯動,分別與嘉祥縣、任城區簽訂聯防聯控協議,做好水質、雨洪信息交流。對洙水河沿岸入河溝渠閘壩開展全面排查,對20個點位進行取樣,形成整治建議,推動問題整改,改善了水生態環境。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