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下午,青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發布會第二場,發布主題為“深入推進碧水保衛戰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介紹水環境治理保護等領域情況。
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 發布會上介紹,青島市地表水環境質量穩中向好。青島市國省控地表水斷面共有20個,其中國控14個、省控6個,市控地表水斷面46個,分布在大沽河、白沙河、李村河、北膠萊河、澤河、南膠萊河、白馬河、風河、墨水河、云溪河、嵯陽河等11個流域。
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20個國省控地表水斷面全部達標。14個國控地表水斷面中,Ⅲ類及以上優良水體比例71.4%,同比增加7.1%,較2020年提升了21.4個百分點。全市46個市控斷面基本消除劣V類。市民身邊的清水綠岸明顯增多,李村河獲評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目前,我市共有16處城鎮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其中,作為我市城市供水主要來源的棘洪灘水庫(供水量占比約60%)水質達到Ⅱ類,優于國家Ⅲ類目標要求,群眾飲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我市首批排查發現的14處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已全部完成治理。同時開展建成區城市黑臭水體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建立完善的長效管理機制和日常巡查機制,工作重點由“治”轉為“管”,為市民創造出更多優質親水空間。
青島市在全國率先推行灣長制,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總灣長的三級灣長體系,對全市海洋生態環保工作實施頂格協調和統一指揮。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累計巡灣3049次、里程1908公里。全市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達到99%,青島靈山灣獲評首批全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第一名。
污水處理廠明年完成改造 2021年,山東省第一次提出要深入推進“兩個清零、一個提標”——城市雨污河流管網實現清零、城市黑臭水體要實現清零;城市污水處理廠要實現提標改造。青島市在2022年8月印發《青島市城市排水“兩個清零、一個提標”三年攻堅行動方案》,要求提前一年率先于2024年實現“兩個清零、一個提標”。
全市進行了市政雨污排水管網的排查,排查長度6160公里,排查完成率99%,預計今年11月底將完成全部排查任務。根據這些排查的結果,把這些排查的情況分類整理歸檔,納入到各個區市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將來各個區市根據排查的現狀底子,有針對性、有序地進行老舊管網的改造。2022年底,青島市完成了既有49.82公里市政雨污合流建筑小區的改造。今年2月和6月,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組成督導組、檢查組,對青島市的建成區整縣制雨污合流管網進行抽檢,青島抽檢合格,標志著青島市成為省內首個實現整市域城市雨污合流管網清零任務的城市。
今年以來,我市開展了城市和縣城建成區黑臭水體大排查大整治,對其中102處水體進行重點抽檢,沒有發現新的城市黑臭水體。目前,全市城市建成區內黑臭水體已實現動態清零。
青島市現在有24座污水處理廠,任務重點是對其中的16座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到目前為止,即墨和平度的4座城市污水處理廠已完成提標改造任務。12座污水處理廠現在正在進行提標改造,其中7座已經開工建設。另外5座正在全力推進前期工作,明年將開工建設并于當年完工。這些污水處理廠都將在明年年底完成改造任務,到時,青島市整個污水處理廠和“兩清零一提標”任務將全面完成。
來源:青島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