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生態環境廳、省財政廳聯合通報了2023年1-6月全省地表水生態補償結果和沱湖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結果,宿州市因水環境質量改善明顯,凈獲水生態補償資金205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800萬元,較2021年同期增加450萬元,獲益金額位列全省第一。
健全體系優化獎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實地調研水污染防治工作,定期召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調度會,著力研究解決水環境突出問題。深入實施《宿州市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辦法》《宿州市沱湖流域上下游生態補償實施辦法》,建立了以縣區、市管園區級橫向補償為主、市級縱向補償為輔的地表水生態補償機制,進一步完善治理獎補體系,明晰屬地管理責任,壓緊壓實責任鏈條,實現獎補機制效益最大化。今年又印發實施了《宿州市2023—2024年地表水環境質量提升攻堅行動方案》,堅持以工程化、項目化手段和釘釘子精神推進水環境治理,圍繞13個國考斷面水質提升實施37個工程項目,建立項目調度、督查、通報和考核等工作機制。全市扎實開展河湖水域衰死水草清理、畜禽養殖污染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等多個專項工作。
部門履職規范獎補。市生態環境局、市財政局聯合制定并實施《宿州市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市生態環境局每月對生態考核斷面監測一次,同步核算各生態補償斷面的污染賠付和生態補償金額;市財政局保障生態補償資金及時清算支付。市生態環境部門定期編制各地各流域水質排名,在主流媒體公開信息,每月聯合發布生態補償收益結果通報,引導公眾監督。
流域協同一體獎補。充分發揮沱湖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綜合效益,樹立流域水環境保護“一盤棋”思想,形成了上下游一體化水環境協同保護工作格局。今年以來,緊緊圍繞流域地表水生態補償落實功效為主線,聚焦沱湖和洪澤湖流域跨界水環境問題,組織開展6次聯查活動,召開4次聯防聯控專題會商會,通過強化上下游的溝通協作和聯合治理,綜合提升補償機制整體水平,跨界河流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來源:宿州市局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