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河南省西峽縣灌河沿岸生態環境監測應急中心的工作人員都很忙碌,他們日復一日在入庫河流、匯水區和水庫庫區設置手工監測點位,做到對水質監測全覆蓋。如今,灌河兩岸綠樹成蔭、鸛鳥群飛、魚翔淺底。
西峽縣地處豫鄂陜三省交會地帶、丹江水庫上游,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涵養區,轄淇河、灌河兩大流域,匯水區面積占河南省的40%,占南陽市的49.6%,做好水流域治理和生態保護工作責任重大。近年來,西峽縣創新南水北調水源涵養區水生態保護綜合執法改革,加強灌河、淇河管理,依靠法治力量保護水生態,探索出法治護航水生態保護的“西峽實踐”。
2022年3月,西峽縣委、縣政府出臺《西峽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涵養區水生態保護綜合執法實施方案》,每月研判、分析和解決轄區內水生態保護執法方面問題,建立綜合執法機制,構建跨部門、跨區域生態保護聯動執法工作格局,強化生態問題聯排、信息資源聯通、執法力量聯用,整合相關部門執法力量,有效解決流域行政執法部門權責交叉、力量分散、各自為戰、效能不高等難題,合力建設生態執法保障體系。同時,細化普法責任清單,經常性出動宣傳車輛、設置咨詢臺、安排宣講員為群眾現場宣講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等,進一步增強全社會依法治水、惜水護水、保護河湖的法治意識。
西峽縣以打造“南水北調核心水源涵養區”為目標,在“管”上下功夫,壓實管護責任,推行縣、鄉、村三級“林長”組織體系,并將林長制工作成效納入年度績效考核,全縣現有19名縣級林長、299名鄉級林長、1285名村級林長,實現對440萬畝林地的分級管理全覆蓋;探索建立“林長+公安局長+警長”“林長+檢察長”制度,全縣26名警長和8名檢察長參與林區管理,為林區秩序長治久安筑牢了法治屏障,育好增綠添彩“生態林”;創新推廣“河長制”管理模式,深入開展河湖四亂“歸零”、河湖綜合整治等專項行動,走出一條水土保持、涵養水源、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互促并進的新路子,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有效統一。
近年來,西峽縣水質持續保持Ⅱ類及以上標準,保障了“一泓清水永續北送”,縣城和鄉鎮污水集中處理率分別達97%、93%,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70%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質達標率為100%,先后成功創建全國可持續發展生態示范縣、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
西峽縣委書記馬俊說:“如今的西峽大地,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西峽縣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深入實施‘碧水工程’,全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西峽水生態環境實現質變。”
來源: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