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前漢江白河城關水站第一組重金屬自動監測數據的接入,陜西省全面實現了陜南地表水重金屬自動監測預警網絡的貫通。
陜南地表水重金屬自動監測預警網絡以嘉陵江、漢江和丹江三大干流的主要出境水質自動站為依托,通過加裝重金屬在線監測設備,預警軟件升級改造,實現了陜南三大干流中20種重金屬元素的動態監測及異常數據短信預警功能。陜南重金屬自動監測網絡中的20種重金屬、氨氮、高錳酸鹽指數、總磷和總氮的監測頻次為每4小時一次,常規5參數為每1小時一次,后期監測頻次可根據水質變化情況動態調整。
據了解,陜南地表水重金屬自動監測預警網絡不僅可存儲大量的監測數據供相關人員開展分析研究,了解水質的變化趨勢和規律,還可以為管理部門提供早期水質預警,在水質發生異常時科學制定管理措施和處置方案。
陜南地表水重金屬自動監測預警網絡的全面貫通,是陜西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穩步推進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向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轉變的集中體現。
下一步,中心將充分發揮陜南地表水重金屬自動監測預警網絡的功能,使之成為生態環境保護的“千里眼”和“順風耳”,切實扛起“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陜西擔當。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