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推進福州市“愛河護水、清潔家園”。7月12日,“凝聚治水合力,共建幸福河湖”圓桌交流會在福建省節能中心召開,來自政府相關部門、社會組織代表、在榕高校“河小禹”社會實踐隊代表、百姓河長代表、內河管理員、河道專管員等60余人參加。
會上,福建省幸福河湖促進會副會長蘇玉萍教授分享了全國首個《幸福河湖評價導則》省級地方標準,該《導則》的制定和實施對維護福建省河湖生態系統健康,服務河湖長制工作,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福州市內河管理處王東海對《福州市城市內河管理辦法》進行了政策解讀;洪山鎮人民政府環境辦主任陳善峰分享了洪山鎮內河治理案例,洪山鎮通過依策治河,打造全鎮河長制工作典型鎮;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副會長、百姓河長代表張鼎萍說,政府部門和社團組織要進一步擴大“百姓河長”“企業河長”等民間護河隊伍建設,多方參與形成合力,鼓勵支持更多民眾、企業積極主動參與保護行動,共同努力,攜手并進,共同創造一個美麗、健康的生態環境。
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林大學、陽光學院設計學院等高校“河小禹”實踐隊在會上也進行了青年共建幸福河湖的分享。
會后,與會代表參觀福建省節能中心雙碳科普展示館,在展示館內,省節能中心節能四處黨支部書記林濤通過各種展板、模型和多媒體,全面介紹我省在雙碳領域的顯著成果,展示我省在能源轉型、碳排放減少、清潔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創新實踐和成功案例。參觀過程中,與會代表對雙碳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深刻感悟我省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深刻領悟貫徹新發展理念,切實轉化為具體措施的強大執行力和生動實踐。
同日下午,陽光學院設計學院青年學子實地參觀福州原厝水質自動監測站,了解水質監測的意義、我國地表水水質分類、福州市水系概況和相關的水環境知識,參觀了酸堿度、溶解氧、電導率、氨氮、總磷、揮發酚等水質自動監測設備及自動留樣的裝置,同時還開通了線上直播渠道,吸引上千名觀眾在線觀看。
活動通過多方討論,促進創新,建立多元共治的新模式共建幸福河湖,進一步推動城市內河治理工作,通過實地走進福州原厝水質自動監測站,增強大家對水質監測工作的了解,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節水愛水、保護河湖環境的意識。
本次活動由福建省幸福河湖促進會、福建省環境科學學會、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福建省環境教育學會、福州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福州市內河管理處、陽光學院設計學院、福州市洪山鎮人民政府、福州市洪山鎮福嶼社區等單位共同舉辦。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