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對2022年度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激勵的通報》,對真抓實干明顯成效地方予以激勵,濱州水環境質量改善幅度及相關財政資金預算執行率均居全省前列,獲得省級生態環境領域督查財政激勵資金500萬元,是全省獲得該項激勵的3個地級市之一。
去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濱州市生態環境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錨定碧水保衛戰各項任務目標,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持續加壓奮進、治污攻堅,“治水”“凈水”“管水”能力顯著提升,水生態環境質量進中提質、穩中向好。
堅持精準治污,著力“治水”。對42個重點直排河污染源“飛行監測”,發現問題立即交辦。深度開展園區污水收集處理排查,消除污染隱患。全面完成1379個入河排污(水)口清理整治,在71家工業企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污口處規范化建設、8家重點排污口處安裝自動監測微站,實現全天候監控。
堅持科學治污,著力“凈水”。堅持減污降量,協同推進“兩個清零、一個提標”,逐步實現城市和重點園區污水處理廠外排廢水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根源解決雨污混流、污水溢流問題。堅持技術幫扶,針對直排入河企業和污水處理廠,指導幫扶脫氮工藝升級改造,最大限度削減外排水總氮濃度。堅持生態擴容,因地制宜建設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目前沾化區城北工業園人工濕地項目已建成投用,無棣縣新海工業園人工濕地項目進入收尾階段。
堅持依法治污,著力“管水”。聚焦河流一線,深入河湖現場發現問題,逐條支流溝渠溯源排查、研究分析,精準找出問題短板,消除水質安全隱患。加強公安、環保聯勤聯動,嚴厲打擊涉水環境違法行為,形成持續高壓震懾。依托智慧環保平臺,構建“涉水污染源-入河排污口-河流斷面”全鏈條監測體系,實現24小時監控預警。夯實制度建設,聯合財政部門共同發力,實現資金項目“儲備-分配-實施-監督”全流程閉環管理,確保資金及時落實到位、項目及時落地實施、績效目標如期實現。
2022年,濱州市18個省控及以上地表水考核斷面全部消除Ⅴ類水體,其中,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63.6%,超出省分解下達的年度目標27.2個百分點,實現歷史新突破;城市水質指數同比改善10.16%,改善幅度列全省第3位;中央、省級水污染防治資金預算執行率92%。
2023年1—5月,濱州市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保持63.6%;城市水質指數同比改善4.51%;5條入海河流和3條過境入海河流總氮濃度同比總體改善38.72%;春季(5月)近岸海域優良面積比例100%,同比增加18.6個百分點。
濱州市生態環境局將聚焦市委“1+838”工作格局和“1+8+1”重點工作推進落實體系,堅持協同治污、制度約束,迎難而上、砥礪前行,推動水環境品質更美,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美好景象永駐,奮力譜寫更高水平富強濱州建設水生態環境保護新篇章。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