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購入兩條500噸級以上大船的紹興市越航貨運有限公司切切實實享受到了我市“1+9”惠企改革的政策紅利。“半個月前提交申請,領到了24萬元補助,這樣一來大大降低了購置成本,緩解了我們的經營壓力。”該公司有關負責人高興地說。
今年,市交通運輸局圍繞省、市關于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任務要求,持續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以“精準滴灌”的方式確保政策紅利全方位覆蓋轄區水運企業,更好提振企業發展信心、持續激活市場活力。
及時兌現政策紅利,是助企紓困最直接最有效的舉措。今年以來,市交通運輸部門通過壓縮審批流程、采取限時辦理等方式,強化政策響應及時度、數據融合度,實現政策上線、獎補審批、資金撥付、好差評的全流程閉環監管。截至3月底,已完成10家水運企業697.75萬元資金的兌現。
實打實的政策紅利遠不止這些。在重塑企業發展信心方面,我市交通運輸部門也是舉措多多。如為了搶抓穩進提質關鍵節點,去年,力促全省內河片航運業銀企合作推進會在上虞召開,通過搭建“政、銀、企”對接平臺,拓展航運企業融資渠道,以金融活水暢通水運大動脈,助力航運企業紓困發展。作為活動承辦地的上虞也因此搭上“順風車”,搭建起集船舶保險服務、船舶借貸申請、貨運交易等金融業務于一體的水上“金融超市”,成為現代化內河航運示范省試點。
聚焦高質量發展,調整結構是關鍵。近年來,市交通運輸部門大力推動貨物“公轉水”,去年完成水路貨運量1874.6萬噸、貨運周轉量43.3億噸公里,同比分別增長2.5%和12.5%;完成港口吞吐量1975.3萬噸,集裝箱吞吐量9.2萬噸,“公轉水”貨運量達123.6萬噸。
深化“放管服”改革是保障。借助數字化改革契機,市政務服務辦交通窗口進一步深化線上線下融合服務,大力推廣電子證照,推進電子證照在行政審批、執法監管、保險等領域多場景應用,水運電子證照申領率領跑全省。此外,深化內河船舶“多證合一”改革,推進內河船舶證件管理制度創新,截至2023年3月底,累計發放內河船舶綜合證書657本。
接下來,交通運輸部門將進一步加快政策資金兌付,確保惠企政策直達快享,最大限度釋放惠企紅利,以更高水平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企業、船戶(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來源:紹興市人民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