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處理廠定址黃江已開工,明年上半年可投用
城市污泥如果不加處理,極易對地下水、土壤造成二次污染,污泥廠可以使污泥變廢為寶。圖為某污泥處理廠的回轉式格柵除污機。新華社發
污泥是污水處理廠的副產品,城市污泥的特點是含水量高,易腐爛,有強烈臭味,且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蟲卵以及鉻、汞等重金屬和二惡英等難以降解的有毒有害及致癌物質,極易對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危害人類身體健康。
南方日報訊(記者/歐雅琴)市內多數污水處理廠將在年底投入使用,產生的污泥如何處理?昨日,記者從市環保局了解到,備受社會關注的污泥處理廠已動工建設,定址黃江,預計明年上半年運營。由于在此之前污水處理廠多數是試運行,污水收集量逐步增加,目前產生的污泥仍然采取填埋方式消化。
近期悄然投產
昨日,東莞市環保局局長袁紹東透露,污泥處理廠已開始動工修建,選址黃江,將于明年上半年建成投產。
污泥是污水處理廠的副產品,城市污泥的特點是含水量高,易腐爛,有強烈臭味,且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蟲卵以及鉻、汞等重金屬和二惡英等難以降解的有毒有害及致癌物質,極易對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危害人類身體健康。如果不加處理就倒入江海,那等于之前污水處理的過程全部白干。
東莞在建的污水處理廠將采取一種成熟的“污泥造粉技術”,污水處理廠排出來的污水一般含水率為80%-85%,這種新技術可以將它的含水率進一步脫至40%,進而脫至5%,變成粉末。這些粉末可以進行資源完全利用,可以做建筑材料、燃料、脫硫劑等,變廢為寶。
在建的污泥處理廠可以將東莞所有污水處理廠排出的污泥全部處理,建成后有望成為全國的示范點。
建成前污泥仍填埋處理
污泥處理廠的建設之所以引人矚目,就在于污水處理廠建成后的污泥如沒有去處,將產生二次污染。
今年底,東莞的34個污水處理廠均將建成投產。建成后,東莞污水處理能力將達到384.5萬噸/日,將大量削減污染物,副產品污泥的日產生量也將達到2000多噸。
按照原先設想的進度,原本東莞計劃今年底建成污泥處理廠,并先于污水處理廠進行運作。按照目前的建設情況,污泥處理廠將晚于34座污水處理廠投產進度,產生的大量污泥該如何處置?
截至目前,所有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都是被運送到指定的地點填埋。袁紹東表示:“我們計劃在明年上半年徹底規范東莞的污泥處理。”
警惕污泥二次污染
污泥處理是整個廣東省面臨的難題,處理不好的話,便會造成二次污染。廣州的一家污泥處理廠,因操作不當,污泥處理廠長期超負荷運作,導致大量污泥囤積,該污泥處理廠也面臨被關閉的命運。
一邊治理污染,一邊卻制造新的污染,這讓污泥處理廠的運作、規劃顯得尤為重要。有關專家提醒,東莞的污泥處理廠建成投產后,污泥要妥善地進行資源再利用,警惕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