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行業(yè)信息 | 國外行業(yè)信息 | 國內政策 | 行業(yè)技術 | 企業(yè)動態(tài) | 展會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政策 > 廣東率先出臺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方案
廣東率先出臺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方案
發(fā)布日期:2012/2/14 10:30:19

  近日,廣東省政府出臺《廣東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暫行辦法》(下稱《辦法》),與之前出臺的《廣東省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方案》相配套,構成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的重要依據,成為廣東貫徹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發(fā)展的決定》精神,突破水資源瓶頸制約的重大舉措。


  特殊省情的現實選擇


  廣東人均水資源不多,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1830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資源量僅為1700立方米,低于全國人均2200立方米的水資源占有量。同時,水資源與生產力布局不匹配。廣東過境水資源比較豐富,但主要集中在西江并以洪水形式出現,而粵東、粵西諸河源短流急,粵北石灰?guī)r地區(qū)巖溶發(fā)育,水資源利用困難,均不同程度出現資源性缺水或工程性缺水。比如,珠三角東部供水不足,深圳是全國七大缺水城市之一,而粵西雷州半島干旱嚴重,生產生活用水不足。同時,廣東水質性缺水問題也比較突出。水資源保護形勢非常嚴峻,全省目前有較多水庫處于由中營養(yǎng)向富營養(yǎng)過渡狀態(tài)。流入廣東的省界河流水質呈逐年下降的趨勢,突發(fā)性水污染事件時有發(fā)生,部分河流或河段水質出現惡化,珠江三角洲部分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用水需求大,但由于水質問題嚴重,出現“守著大江沒水喝”的尷尬局面。水資源短缺、與生產力布局不匹配,成為廣東的特殊省情之一。


  近年來,廣東在進行全省產業(yè)布局特別是重大項目布局的時候,總是感到來自水資源“瓶頸”的制約越來越大,迫使人們要在制度框架下尋求一個能讓問題得以解決的方案,以實現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


  2011年,中央出臺了《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fā)展的決定》,廣東省委省政府也出臺了《關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發(fā)展的決定》。乘著這股水利改革發(fā)展的東風,廣東于2012年1月在全國率先出臺了《廣東省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方案》,與之配套,最近又在全國率先出臺了省級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考核辦法——《廣東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在制度層面確保水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


  9大考核指標 4個考核等次


  為配合實施《廣東省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方案》,《辦法》提出了2011~2015年廣東省水資源管理控制指標,共分為3大項9個指標,比國家的考核指標多了3個,其中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包括用水總量、生活和工業(yè)用水量和地下水開采量等3個指標;用水效率控制指標包括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yè)增加值用水量和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等3個指標;水功能區(qū)限制納污指標包括主要江河湖庫水功能區(qū)水質達標率、城鎮(zhèn)供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和跨地級以上市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等3個指標。


  《辦法》明確,考核對象為各地級以上市政府,考核分優(yōu)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4個等次。考核內容包括各地級以上市貫徹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發(fā)展的決定》提出的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目標任務和分階段工作任務,重點考核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qū)限制納污指標等水資源“三條紅線”重要指標完成情況,水資源配置、用水效率管理、水資源保護和相關配套政策及制度建設等情況。


  為加大全社會對水資源管理和監(jiān)督力度,《辦法》引進了公眾對水資源管理、節(jié)約與保護工作滿意度的考核內容,通過省政府門戶網站開展網絡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


  《辦法》明確,省水利廳牽頭負責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根據工作需要,省水利廳會同省發(fā)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教育廳、監(jiān)察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環(huán)境保護廳、住房城鄉(xiāng)建設廳、農業(yè)廳、審計廳、統(tǒng)計局、物價局、質監(jiān)局等有關部門組成考核組,開展考核、評分工作。


  今年開考 不合格停止審批新增用水項目


  《辦法》指出,從2012年起,對2011~2015年各地級以上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制度有關指標進行考核,采取年度自查、中期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年度自查從2012年起,每年4月中旬前,各地級以上市政府將本市上年度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工作總結、自評報告以及相關指標數據完成情況一并報省水利廳。省水利廳會同省有關部門組成考核組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于6月底前上報省政府。


  中期考核的時間段為2011~2013年,各地級以上市政府應在2014年4月中旬前,將2011~2013年本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工作總結、自評報告以及相關指標數據完成情況一并報省水利廳。省水利廳會同省有關部門組成考核組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于2014年6月底前上報省政府審定。期末考核的時段為2011~2015年,考核時間為2016年4月,考核方法與中期考核一樣。


  最終考核結果由省水利廳按有關要求報省政府審定后予以通報。對考核等次為優(yōu)秀的地級以上市,省在相關項目安排上優(yōu)先考慮。對考核不合格的地級以上市責令限期整改,有關地級以上市要向省政府書面說明情況,并提出整改意見;整改期間,省水利廳暫停審批該地區(qū)除飲用水外的建設項目新增取水,省發(fā)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等部門依法不予批準新增用水項目立項;未按要求進行整改或整改不力的由監(jiān)察部門按規(guī)定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中期考核和期末考核結果報省政府審定后作為下一考核期編制各地級以上市水資源管理控制指標的依據,并交由組織人事部門,作為各地級以上市政府相關領導干部和相關企業(yè)負責人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萬元GDP和工業(yè)增加值用水量控制指標深圳最低、梅州最高


  《辦法》對用水總量控制指標、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yè)增加值用水量、水功能區(qū)水質達標率、城鎮(zhèn)供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等有關水資源管理控制指標,全部分解到21個地級以上市,作為考核的量化指標。根據每個市的經濟社會發(fā)展狀況不同,控制指標也不同。有的指標在市與市之間比較,相差10倍以上接近20倍。如到2015年,深圳的萬元GDP和萬元工業(yè)增加值的用水量控制指標分別為15立方米和10立方米,為全省最低;而梅州市的則分別為294立方米和139立方米,為全省最高。


  據記者觀察,以2015年為參考點,萬元GDP用水量控制指標,珠三角地區(qū)普遍比較低,大部分都在15~78立方米之間,而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qū)普遍較高,一般都在100立方米以上。全省平均在64立方米。

特別聲明: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資訊
“七下八上”關鍵期將至,今年防汛形勢如何
“里子”工程暢通城市“血脈”——酒泉市城
天津:改造老舊排水管網 保障城市汛期安全
玉溪提升“三湖”保護治理科技支撐水平
濱州市成功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6600萬元
海綿城市建設“全國卷”,蕪湖何以名列前茅
湖南:抓好突出問題整改,守護好一江碧水
四水齊抓!宣城市提前完成省定“十四五”水
打造水環(huán)境治理“智慧標桿” 建德經濟開
從城市“呼吸”到生態(tài)“溢價” 美麗江蘇逐
熱點資訊排行
1澳大利亞悉尼多個飲用水集水區(qū)檢出“永久性
2陽泉市財政局下達省級補助資金 支持城鎮(zhèn)排
3AI模型揭露美國地下水污染:超7100萬
4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5第26屆中國環(huán)博會——國際退役動力電池、
6第26屆中國環(huán)博會——國際沼氣與農業(yè)廢棄
72024水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大會在北京舉辦
8什么導致了西班牙極端洪澇?
9解鎖循環(huán)經濟密碼,開啟產業(yè)黃金市場 第2
10西班牙媒體:洪災過后,西班牙魚米之鄉(xiāng)自然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法律聲明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Copyright © 2000-2022 www.gzhc66.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業(yè)網互聯網站 經營證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203225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2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