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污水“直入”黃河。本報資料照片
蘭州是全國唯一一座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可以說黃河孕育了這座城市,同時也以極大的胸懷包容著城市的一切,包括污水。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大,排向黃河的城市污水也不斷增多,由此造成的污染不言而喻。
今年6月,蘭州市啟動了大規模的污水全收集工程,計劃三年內投資7.9億實現污水100%全收集,屆時將不再有污水排進黃河。我們相信這不是一個夢想,而是一座城市向“母親河”的承諾。
“夏季到來的時候,一家人坐在黃河邊的茶攤上或大船上喝茶納涼是個十分愜意的事,但令人掃興的是常常會有一股綿綿不絕的臭味沿河飄來……”
10月17日(星期六)上午,秋陽暖暖地照在黃河邊的音樂噴泉上,噴泉噴出的水霧在空中變幻出一道七彩的虹。“你看媽媽!那是彩虹。”小明一邊掙脫媽媽的手一邊向彩虹邊跑去。但是他剛跑到黃河邊就捂住了鼻子,一條烏龍沿著音樂噴泉廣場的邊緣流過,風中彌漫著刺鼻的臭氣,“黃河邊真臭,媽媽,這是哪來的一股臭水……”小明皺著眉頭問媽媽。“這是附近的排洪溝里的污水。”“污水怎么會排到黃河里呢?”“因為沒有排污管道收集污水。”“為什么不修排污管道呢?”“因為……”小明的問題把他的媽媽王女士問住了。王女士在一所小學當老師,平時遇到兒子的問題她總是能找到答案,今天她不知該如何回答兒子的問題。
許多市民都有這樣的印象,散步在黃河之畔,總是在某些區域臭味撲鼻,一條條排污口或流淌著污水的排洪溝溢出的污水烏龍般排進了黃河。雖然城關區、七里河區和安寧部分城區污水已進入了污水管網,但仍有一些舊城區存在雨污同流的現象,雁灘、鹽場、九州等新開發的區域依然沒有配套的排污管網。
還有一些排放污水的河洪道沒有進行治理,仍有大量生活污水排進了黃河。其中城關區最典型的有雷壇河、魚兒溝等。尤其是位于市中心區域的雷壇河,入河口不斷有黑色的污水涌入黃河,與其一同傾入的生活垃圾在河面上漂浮著,臭氣彌漫,蚊蠅孳生。這股污水正好流經蘭州的近水廣場附近,更煞風景的是經常有乘坐羊皮筏子的游客會遭遇迎著臭氣在“黑水”中漂流的尷尬。
經記者沿河調查,在黃河南岸城關區段從南山魚兒溝洪道流出的一股刺鼻的黑水泛著泡沫在雁兒灣污水處理廠以西不足200米處悄然鉆入黃河。
“夏季到來的時候,一家人坐在黃河邊的茶攤上或大船上喝茶納涼是個十分愜意的事,但令人掃興的是常常會有一股綿綿不絕的臭味沿河飄來,讓一家人大倒胃口。”家住永昌路的魏先生直言遺憾。
“如今蘭州市的城市污水處理率僅為52.7%,在全國‘全收集及處理’的36個城市之內更是處于墊底位置……”
透過如墨般浸入黃河的污水和彌漫在黃河邊的臭氣,實現污水全收集和實現污水處理率達到80%,早已成為這座城市所追求的目標。
隨著我國在“十一五”期間將節能減排列為重點目標,蘭州市的污水處理能力也得到了歷史性的突破,2006年通過引進外資在安寧建起了蘭州市最大的污水處理廠——安寧七里河污水處理廠,該廠于2007年10月正式投入試運行以來,目前已實現日處理污水10萬噸。加上雁兒灣污水處理廠的日處理16萬噸和西固蘭煉、蘭化日處理3萬噸生活污水,蘭州市日處理污水量已達29萬噸,占全市日產污水55萬噸的52.7%,相比2007年以前的37%有了明顯提升。但是相比國家對省會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0%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
針對西固區、雁灘、鹽場地區沒有生活污水處理廠,雨污同流排入黃河的現狀,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蘭州市面向全國公開招商引資,吸引民營資本參與污水處理廠建設,本著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蘭州市建委于2008年5月成功將西固、雁灘、鹽場三個污水處理廠分別與北京桑德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簽約。
西固區污水處理廠項目總投資1.3億元,近期設計日處理污水能力10萬噸,目前該工程已完成項目前期工作,即將開工建設。
鹽場污水處理廠項目總投資7300萬元,廠址位于雁灘黃河大橋西側規劃預留地(蘭州車管所附近),該廠日處理污水能力4萬噸,目前,鹽場污水處理廠即將展開征地拆遷工作。
計劃投資1.2億-1.3億元的雁灘污水處理廠是在雁兒灣污水處理廠舊廠址基礎上進行擴建,在原日處理能力16萬噸的基礎上擴建為日處理能力達26萬噸的污水處理廠,目前該工程正在進行舊廠拆除階段。
“如今蘭州市的城市污水處理率僅為52.7%,大大低于全國城市平均水平,在全國‘全收集及處理’的36個城市之內更是處于墊底位置。為此,今年6月1日起,與雁兒灣擴建工程、鹽場污水處理廠、西固污水處理廠及安寧七里河污水處理廠配套的蘭州市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管網工程已在近郊四區陸續開工,在三年內投資7.9億,實現市區污水處理率由目前的52.7%提高到100%,以此實現蘭州市城區污水‘全收集及處理’的目標。”蘭州市政工程管理處工作人員李國強認真地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