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飲用水源保護,我市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大連市飲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管理辦法》預計年內出臺。目前,《大連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已完成修訂并經市政府批準實施,《大連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2012-2020年)》也正式印發。
碧流河水庫、英那河水庫屬于跨市界飲用水水源地,上游分別在營口市蓋州和鞍山市岫巖。經省政府組織省環保廳、水利廳、建設廳、安監局及大連、鞍山、營口等地多次協調,目前兩地污水處理廠和生活垃圾處理場(填埋場)建設已啟動。長期威脅我市兩大主用水庫飲用水水源地的跨界污染問題將得到有效控制。
我市共有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為縣級以上政府所在地供水的水源)26處。如果這些“水碗”的水質遭到污染,環境監察人員可依據全市飲用水源環境保護信息管理系統,實現路徑導航、自身位置定位,準確找到污染源位置及標志點位;可以查詢保護區內各類污染源詳細信息、相關法律法規,實現即時通信及數據交換,將現場執法檢查結果上傳后方平臺;利用移動執法設備對預埋的電子標簽進行讀寫,記錄各個標志的管理維護情況,確保巡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