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福建省召開重點流域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福建省重點流域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省長助理鄭松巖到會并作重要講話。
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水環境保護工作,省委孫春蘭書記到任不久就對流域工作作出重要批示。黃小晶省長去年以來連續四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親自部署重點流域綜合整治工作。
過去的一年,全省各地各部門圍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立足當地實際開拓思路,在組織領導、資金投入、考核督查、項目推進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值得充分的肯定。但是,必須清楚地看到,流域整治工作是一項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工程,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
當前,全省流域整治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個別地方、部分河段水質明顯下降。從今年第一季度的監測情況表明,九個設區市的34個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僅為73.3%,比去年同期有明顯的下降,部分水源地多個監測指標出現超標的現象。二是部分重點整治任務進展緩慢。去年規劃的43座污水處理廠和17座垃圾處理廠有18座和6座未按期建成。原定去年應完成的違法違規石板材企業的取締、關閉任務,不少地方沒有完成,而且因甄別工作滯后,影響了差別電價政策的實施。三是整治工作中的一些長效機制還不完善。一些地方發展規劃和布局還不到位,養殖戶整治驗收的標準不統一,養殖戶的轉型、出路問題尚未根本解決,還存在污染反彈的可能。加上石板材企業差別電價政策尚未正式實施,不少工業園區整治工作也未啟動,工業企業污染反彈現象甚至是偷排現象屢禁不止。這些都說明,一些地方對流域整治工作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措施還不夠有力、辦法還不夠多。與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與民眾的訴求還有很大的差距。同時,也表明當前所取得的成績還十分脆弱,稍有不慎已有的整治成果將毀于一旦。所以,流域整治已到了刻不容緩的程度。
福建省委、省政府連續三年將水源保護、流域整治列為為民辦實事的項目,省政府也出臺了加強流域整治和石板材整治的工作意見。因此,今年是流域整治的“決勝年”,各地各部門務必引起高度重視。在畜禽養殖業污染整治方面,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強的整治方案,倒計時安排,將責任落實到具體單位和人。要統籌好養殖發展和污染治理的關系,依據環境承載量合理控制轄區的養殖規模,完善落實養殖業發展規劃。要盡快制定完善規模化養殖場(戶)的驗收標準,切忌為完成任務而放寬標準。要堅持疏堵相結合,花大力氣積極引導農民轉產。在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方面,要按照“十一五”的規劃要求,在今年實現縣縣建成污水、垃圾處理廠的目標。各地要做好地方債券的資金使用,在提高處理率、負荷率上下功夫,盡快形成實物工程量,必須讓政府的巨額投入用到實處。加強對工程的監管,確保管網達到使用年限。在石板材行業污染整治上,要限期拆除不符合產業規模和環保要求的石材企業,絕不容許無限期拖延。同時,各地要按照整合、優化、提升的原則,加快石材集中加工區的規劃、布點、建設,確保統一管理。在工業園區污染整治方面,要認真執行規劃環評,認真落實規劃環評提出的各項措施,特別是衛生防護距離內的居民搬遷問題。決不能讓開發區成為環境污染違法企業的“避難所”,決不能讓污染集控區成為污染集中排放地。要派駐專職環保執法人員跟蹤督查,切實加強對工業園區日常環境監管。在對水電站最小下泄流量的監控上,各地及有關部門要督促水電站業主落實庫區環境整治的主體責任,必須嚴格執行最小生態下泄流量的要求,同時負責對水面漂浮物的打撈以及庫底清淤和沿岸生態保護工作,環保部門要加強對水庫水質的監測,及時發現問題。
流域整治是各級各有關部門的共同職責,流域各級政府是本轄區流域整治工作的責任主體,政府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省政府環保監管“一崗雙責”的規定和流域整治意見已經明確各部門的工作分工。各級政府和各級部門要根據“一崗雙責”的規定,對環境事故多發、重大環境隱患的流域要限期整改,依法查處。各級政府應本著對轄區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將思想統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要認真貫徹《福建省環境保護監督管理“一崗雙責”暫行規定》,切實加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組織領導,盡心盡職地抓好各項整治工作。